「瞋之害」

 

 

Image

 

「瞋之害」

在神行中--

  看見昔日認識的一位慈祥長輩,在地獄中受苦受難,我心中又急又苦又駭又怕。

  這位長輩,一向我很敬仰,據我所知,此人是眾善奉行的人,一生不敢行惡,也算是積功累德,知道有善事,一定隨喜,建寺、印經、塑佛像、濟貧、助困,自己出錢出力,做了不少有益於人群的事,算是一位善人。

  這樣的長輩,怎會墮地獄?尤其他有一件事,值得令人樂道,他曾負責一件大工程,而建築包商,夜裡送上大紅包賄賂,他不但拒絕,而且馬上開車奉還,一絲不茍。

  此人有正氣,怎會墮地獄?

  後來,我問他:「怎會?」

  他答:「一時。」

  「什麼一時?」

  「一時忍不住生氣。」

  據我所知,長輩是因為公司同仁的陷害,使長輩丟棄了職位,他越想越不甘心,起了一個無明火,放了一把火,燒了公司同仁的宿舍,因此,燒死、燒傷了不少人。

  我知道此事,心中黯然。

  《入中論》曰:「瞬間生起的瞋恨心,足以毀盡百世累積之善業。」

  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也說:「無論你曾做多少善行,如供養諸佛或佈施眾生,這些千劫累世所積善業,都能因片刻瞋怒而毀。」

  火燒功德林是也。

  我發覺在這世界上,原本不可能發生的事,很有可能一時衝動而發生。

  一時生氣,失手打死了人。

  一時生氣,大發雷霆,竟放火洩恨。

  一時生氣,惡向膽邊生,幹了。

  此害不小。

  要安忍,安忍,安忍,安忍,唯安忍才「無事」!

恭錄自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 171_玻璃缸裡的金魚 
「瞋之害」

【蓮生活佛著作】
http://www.tbsn.org/chinese2/booklist.php
【真佛資訊網路】 
http://www.tbsn.org/
【真佛世界网 】
http://tbworld.org/

蓮生活佛著作 > 盧勝彥文集 > 147_不要把心弄丟了

  李德是一位大企業家,也是一名大善士。提起他的善行,家喻戶曉。 

  他是全國「好人好事」的代表。 

  出錢救災,永不落人後。 

  濟貧救困,只要他知道了,一定伸手。施財施棺施藥,建學校,發獎學金,建孤兒院,建老人院,周濟殘障人士,他永遠不辭辛勞。 

  造橋鋪路也是他。 

  這位大善士死的時候,倍極哀榮。 

  有一天,一位叫李應的人來找我,寫了一個人的名字,要我觀察,這個人往生何處? 

  紙上兩個字,赫然是: 

  「李德。」 

  我問:「是大善士李德嗎?」 

  「是的。他是我的父親。」 

  我心中想,李德這個人,我當然知道,誰也知道他,他是全國最有名的大善人,甚至是全界的大善人,這樣的善人一定往生諸天,到天上去了,這還用問。 

  但,我仍然閉上眼。 

  我驀然大吃一驚,因為我的答案,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把李應拖到一旁。 

  「糟糕!他在地獄!」 

  李應態度比較自然,回答: 

  「我們知道。」 

  「你們怎麼知道?」我問。 

  「家父死後,家母感應到,他常常回家,手上有手銬,腳上有腳鎖,身穿破衣,在客廳,蹀踱來,又蹀踱去,常常把母親吵醒。」 

  李應說:「我們起先根本不相信家母的話,認為父親剛走不久,她精神恍惚,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胡思亂想,就出現這種狀況。」 

  李應接著說,「後來,二位妹妹也夢見父親的情況不是很好,好像在地獄之中與人對質,又看到一位怨家拔刀要殺父親,在千鈞一髮之際,就醒了過來,最奇怪的是,二位妹妹的夢境,竟然一樣,同一天,同一個夢。」 

  我聽了,不說什麼,我在一張白紙上寫了幾個字,上面寫:「李德先生,二十五歲的事。」 

  我將紙條交給李應,帶回去給他母親看。 

  李應的母親一看大驚: 

  「快找盧勝彥!」 

  「為什麼?」 

  「此人有大能力,一定能救李德。」 

  「這二十五歲,是怎麼回事?」李應問。 

  這時李應的母親才一五一十的講出了前因後果: 

  李德年輕時,生活不檢點。 

  荒唐的愛上一位年輕尼姑。 

  結果尼姑懷孕了。 

  尼姑願意還俗來嫁給他。這時李德又愛上李應的母親,兩人決定了婚嫁。 

  李德為難。 

  李德告訴尼姑,不能娶尼姑入門了。 

  尼姑一氣之下,自殺了,一屍兩命。 

  這是二十五歲的事。 

  這正是應了一首詞: 

  「彼既修行出世,豈容覓趣調情,敗他戒行壞他名,不顧佛家清淨。神目赫然如電,死後一定相乘,冥刑冥罰禍非輕,真是墮身陷阱。」 

     ● 

  李應回頭來找我。 

  「務必救救家父!」 

  「恕我無能。」我實話實說。 

  「為何?」 

  「因果是也。」我感嘆。 

  「五十多年的行善,不能將功補罪嗎?」李應說。 

  「先開花的先結果,後開花的後結果,先得先,後得後。」 

  「家母說,一定得求你,你一定有能力。」 

  「我。……」 

  「你答應了!」 

  「這。……」 

  李應一直求我,我最後只得說: 

  「我盡力看看。」 

  我在密壇禪定,自虛無處運動清氣,將清氣上了鵲橋,再下了重樓,由降宮,過丹房,轉進方寸而入尾閭關,關上夾脊,脊透玉枕,枕透通天。 

  我見到了閻羅王,說明李應的請託。 

  閻羅王笑了: 

  「蓮生,也到地府來關說!」 

  「不,我不是這個意思!」我面紅耳赤。 

  「不是這意思,是什麼意思?」 

  我答不出。 

  閻羅王說: 

  「天地無私。」 

  我問: 

  「李德現況如何?」 

  閻羅王回答:「李德善人,初來地府,會見了怨家,那怨家拔刀砍他,已將李德給殺死了。因此,這怨氣也散了,兩人因果已經扯平。李德死後的冤魂又復蘇醒,眾閻羅會審他,李德雖遭殺害,但仍心平氣和,他自己說,這是自己的報應,沒有惡因,怎會有惡果。他祈求原諒寬恕怨家,同時亦承認自己的罪業,願意從此進德而修行。」 

  眾閻羅見李德的心。 

  心甚太平。 

  心亮金燈。 

  心現蓮華。 

  心示清淨。 

  眾閻佩服李德的善功修行。 

  只見西南山上一輪明月,一道白光化為白衲,把李德的魂魄接引上天去了。 

  「啊!李德已升天!」我驚嘆。 

  「正是。」閻羅王說。 

  「那我是白跑一趟了。」 

  閻羅王回答: 

  「這也不白跑,讓世人知道,一切的因因果果也是很好的,真正的大修行者,心是平等的,他知道一切的際遇都有因緣果報的存在。欲知今世因,前生作者是,卻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李德也不是你拯救他,也不是眾閻羅王拯救他,而是他深切的懺悔拯救了自己。」 

  我想起釋迦牟尼佛的話: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又說懺悔的重要: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 

  李德升天後,家中亦有靈異: 

  李德夫人夢見自己的先生,身穿天衣,放著光明,在空中飛來飛去。 

  問他生在何處? 

  答第三天。在第三天的天人,全是功德主,是功德天主。 

  問見著盧勝彥否? 

  答見著。他在第三天講經。 

  說完就不見了。 

  李德夫人覺得很奇怪。 

  夢醒之後,當天清晨,又有一件奇事發生,他們李家有一座大蓮花池及花圃,所有的荷蓮花,一夜之間,大大小小各色蓮花,竟然全部開放。 

  花圃上種有許多種類的花,巧的是,也在同時間全部怒放,五彩繽紛,美麗非凡,花香四溢。 

  李夫人認為這是吉祥的事。 

  這還不算什麼,李家花園有一棵柏樹,原本枝葉全枯了,樹幹也呈乾死狀態,預備要移走丟棄的,竟然發現長出了新枝葉又復榮了,枝葉重敷。 

  這都是奇蹟,不可思議的事,李夫人認這和李德升天大有關聯。 

  李家花園出現奇事,有百人同時目賭。 

  李德夫人親自帶著大包小包一卡車的禮物到寒舍來感謝我拯救李德升天。 

  我搖手: 

  「不是我。」 

  「不是你,是誰?」 

  「是李德自己。」我說。 

  「在冥府,豈有自己救自己的事!」 

  我說: 

  「李德原是善心人士,他在冥府一心懺罪,是罪從心起將心懺,李德自性清淨了,一切清淨了,連廣大的自性也清淨了,一切全清淨,自然業障消除,由冥府直接升天,冥府是有一條道路直接升天的。」 

  「真的?」 

  「是真的。」我答。 

  李夫人又說: 

  「那李德夢中對我說,你在第三天講經說法,是怎麼一回事?」 

  「有嗎?」我反問。 

  「一清二楚。」 

  「下回夢見他,再問他清楚些!」我哈哈大笑。 

  「這些禮物仍然留下!」李德夫人說。 

  「我不能收,無功不敢收祿。」 

  「已經買了。」 

  「幫你轉送救濟院吧!」 

     ● 

  李德升天的事,給我的感觸很深,李德一心行善五十年,而年輕時又因為小小情欲之事犯了,就直下冥府受因果之報,可見情欲念頭之害,比什麼都來得厲害。佛典中告訴我們,要斷情欲要從心上斷,要明白這個情欲是從意念生起的。 

  欲生於汝意。 

  意以思想生。 

  二心各寂靜。 

  非色亦非行。 

  大凡情欲之事,會產生種種的苦惱,也有很多的麻煩因應而生,麻煩產生後,還會有很多的憂愁煩惱。不但如此,又生出種種的恐怖之事。 

  像李德對比丘尼產生情欲,比丘尼懷孕,比丘尼自盡,這些都是情欲惹出來的愛恨情仇。 

  我常勸人想想: 

  情欲的快樂很短暫。 

  快樂也是空。 

  六塵緣影全是空。 

  只有清淨才是大樂。 

  沒有煩惱,永遠的自在。 

  憂愁和恐怖只因短暫的快樂執著放不下。 

  釋迦牟尼佛警告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應當觀想,情欲如同沼澤的淤泥,一陷入其中,便往下沉淪,想出這淤泥就很困難了。 

  修行人最重要是修心,知道情欲之樂是小樂,情欲之樂是苦果,是煩惱怖畏,其最終的,也是一無所有的空。明白此理,才能逃脫陷於淤泥之苦也。